接大儿子放学小儿子坠楼,再忙也别让孩子独自在家! 寒假来临,父母担心孩子外出乱跑可能发生意外,往往将孩子“反锁”在家里。这当中可能潜藏种种危险。专家提醒,想要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,父母要多事先多费心预防。据悉,每年两个假期总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段。 【案例】: 昨晚7点,天空下着零星的雨点,很多家里已经吃过晚饭看电视了。而来自安徽的小李夫妇,一直瘫坐在杭州师大附属医院5楼的手术室门口,两个人埋着头一声不吭。手术室里,5岁的小儿子正做着手术。“都进去一个多小时了,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了。”小李喃喃道。 事情发生在昨天下午3点50分左右。小李去接大儿子放学,路上接到房东的电话:“不好了,你儿子从楼上摔下来了!”噩耗让小李慌了神,赶紧往家里赶,还不断地自责着,“我不该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的。” 小李一家也不容易,2010年从安徽来到杭州,他做销售,因为房租便宜,所以选择租在康桥,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套间里,月租1000多元。大儿子已经9岁,昨天期末考试,只要小半天的时间,考完就放假了。小儿子在上幼儿园中班,因为前段时间寒潮,幼儿园也提前开始了寒假。前几天,都是大儿子陪着小儿子在家,两个人也玩得开心。 “我去接大儿子,想着天气冷,也不愿意把小儿子带出来,就让他待在家里。毕竟已经会说话走路,平时挺乖的,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。”孩子送到医院的时候,意识还是很清晰的,“肯定会没事的。”小李默默祈祷。截至发稿时,男孩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。
留心!家中4大暗藏危机 医生提醒,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已经是导致儿童意外死亡的“第一杀手”。年关将至,家长们都忙碌,不过还是千万别让孩子一个人在家,家里暗藏着许多危机,孩子稍不注意就会酿成悲剧。 ◆攀爬门窗可能撞伤、坠落 眼下高层楼房逐年增多,有的阳台、门窗、楼梯缺乏保护装置,儿童坠落事故有增多趋势。小儿本来好奇心强,喜欢爬高,如果父母外出将小儿“反锁”在房中,孩子很容易因恐惧而攀爬阳台或窗口造成坠落。此外,婴幼儿在家中还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包括碰伤、撞伤。不管是客厅、厨房、楼梯、浴室,对一个学龄前幼儿来说,处处都潜藏着危机。幼儿爬上沙发却不知道如何爬下沙发,很容易滚下来。若不小心撞到头,那就不堪设想了。 ◆“学开瓶盖”误服药、致中毒 教孩子“学习开瓶盖”本意虽好,但真的教会了幼儿如何转开瓶盖,也有可能造成宝宝意外伤害。独自在家的孩子可能发生误服化学药水、药物等意外中毒事故。而这类意外多见于0至4岁儿童,其中的毒物包括各种灭鼠药、灭蟑螂药等,此外还可能有煤油、汽油、油漆等。 专家认为,儿童服入有毒的东西多是大人管理不善所致。因此,父母一定要管好家中的有毒物质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一部分小儿中毒可能是由于不正当要求未被满足、有意服毒等,这是儿童中毒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正确的做法是,除了将家中的危险药罐和有毒物质收藏在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。等到孩子足够大,可以辨别何种东西可以使用、何种东西不可使用时,再教导孩子正确的技能。 ◆玩插座、冲电器易被电流击伤 如今,家用电器多了,儿童在家看管不当,发生触电等意外伤害也不少。有些孩子调皮捣蛋喜欢玩电线插座,将镊子等金属器具插入电插座双孔里。因为短路,身体被强电流弹出。随着手机用户普及,还有不少孩子喜欢玩充电器等,这些都是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隐患之处。 预防儿童触电的意外伤害,主要靠父母在平时加强教育,同时还要加强监管。比如: 打火机、电热器、充电手机等,不要放在儿童拿得到的地方;电源开关尤其是插座,也不要让儿童触摸;对于家电的电源线,更不要乱接乱拉,这样可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。在选购电动玩具时,要注意辨明生产厂家,特别注意电玩的设计和安全性,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儿童触电概率。 ◆误食小零食可能导致窒息 导致窒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误食。由于误吸黄豆、碎花生米、腰果、豆芽、硬币、玩具零件、纽扣和笔帽等而导致窒息的儿童意外事件可谓是五花八门。儿童了解世界,除了用眼看、用手摸,还喜欢用嘴尝,因误服而导致窒息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作为父母,务必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,同时严格保管零碎杂物。一方面,孩子独自玩弄小零件时,一定要有旁人看管,避免误食、窒息;另一方面,禁止孩子在奔跑或讲话时进食,避免异物进入儿童气管导致窒息。
|